试题:
阅读下面的文字,根据要求作文。(40分)
别走得太快,等一等灵魂。 ——印第安人谚语
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……轻则失本,躁则失君。 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静中静非真静。动处静得来,才是性天之真境。 ——洪应明《菜根谭》
以上三句格言,引发了你怎样的回忆与联想?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?请自选角度,自定文体,以“由躁入静”为题写一篇文章。
要求:①不少于800字;②不要写成诗歌;③不得抄袭;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。

答案:

我来补答
略。

试题分析:题前的三句格言,就是要告诫人们要静和为什么要静。第一句强调要静,第二句格言谈静与躁的关系,躁的危害,第三句格言则是谈怎样做才是静。三句格言,分别从三个方面来谈,恰构成了一篇议论文的结构。
再来看题目——“由躁入静”。首先要把题目中的两个概念搞清楚。躁,指心灵浮躁、躁动。心灵为外物所累,为物质名利所诱惑而放弃了本性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性格的急躁、不耐烦。静,与“躁”相对,指心灵的宁静,归于本性,不为外物所累,不被物质名利诱惑。“静”的表现:不图名、不图利、不图位,追求纯洁、高尚,崇尚奉献、乐于助人,公而忘私、以集体为重。“静”,方能获得成功;“静”,才方能成就人生。
由题目可看出,写文章时,必涉及到两部分内容——躁与静。因此,在写作的教程中就要注意:不能平均用力,或偏向于躁,大写自己或人们如何浮躁;也不能撇开躁去大谈静;文章的重心应是突出由躁入静的过程,写记叙文要体现出由躁入静的过程,写议论文要突出为什么要这一过程。
点评:本次作文题是命题作文。在作文题的前面附了三则格言,分别从三个方面给考生以点拨。从三则格言的具体内容来看,已看出命题者的良苦用心,既以此对学生理解题目中相关概念与题目的含义,也从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的范围等方面给予学生以指导和启示。当然,考生也可跳开这三则格言,直接去审题,立意去写作。不过,话说回来,我们还是提倡考生认真阅读考题前的相关材料和提示语,这对我们审题和立意是有很大帮助的。
 
 
展开全文阅读
剩余:2000
这些题目你会做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