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题:
阅读下面一篇文章。(22分)
苦 夏
冯骥才
  ①四季是来自于宇宙的最大的节拍。在每一个节拍里,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。然而在这生命的四季里,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是这长长的夏么
  ②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;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。这由于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:蜻蜓、天牛、蚂蚱、螳螂、蝴蝶、蝉、蚂蚁、蚯蚓,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,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。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,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,也都与昆虫有关。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怖的尖叫,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残害蜻蜓,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,总招来蝴蝶落在上边;再比如,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,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。这不可思议的事使我感到父亲的无比强大。
  ③在快乐的童年里,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。惟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,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。
④快乐把时光缩短,苦难把岁月拉长,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。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。相反,我却从中领悟到“苦”字的分量:苦,原是生活中的蜜。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的下边。
  ⑤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——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,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。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,我们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。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。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,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,也许为此,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。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?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,创作力反而加倍的旺盛。我想,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,锻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。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,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。
  ⑥在维瓦尔第的《四季》中,我常常只听“夏”这一章。它使我激动,胜过春之蓬发、秋之灿烂、冬之静穆。友人说“夏”的一章,极尽华丽之美。我说我从中感受到的,却是夏的苦涩与艰辛,甚至还有一点儿悲壮。友人说,我在这音乐情境里已经放进去太多自己的故事。我点点头,并告诉他我的音乐体验。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听觉;不只是它给你,更是你给它。
⑦年年夏日,我都会这样体验一次夏的意义,从而激情迸发,心境昂然。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,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。
(选自《中华散文(我的故事)》,有删改)
小题1:联系全文看,题目“苦夏”包含哪几层意思?(4分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小题2:第①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后与原句相比哪一个好?为什么?(4分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小题3:文章第②段用不少的笔墨回忆了“快乐的童年”,这样写是否离题?为什么?(4分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小题4:揣摩文章语言,回答问题。(4分)
(1)我想,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,锻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。(“这个”指代什么内容?)(2分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(2)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,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。(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?)(2分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小题5:本文作者与《夏》一文的作者梁衡都对夏情有独钟,但喜爱的理由各不相同。请结合链接材料加以分析比较。(6分)
【链接】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。……你看,麦子刚刚割过,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
棉苗,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、玉米,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,无不迸发出旺盛
的活力。……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,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。你看田间那些挥镰
的农民,弯着腰,流着汗,只是想着快割,快割;麦子上场了,又想着快打,快打……
“田家少闲月,五月人倍忙”,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。
(节选自梁衡《夏》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散文阅读 2016-05-27

答案:

我来补答

小题1:(共4分)“苦夏”包含以下几层意思:(1)酷暑的难耐与难熬;(2)指人生默默又坚忍的苦斗。(每点2分,意思对即可)
小题2:(共4分)不设统一答案,言之有理即可。示例一:原句好(1分)。原句是反问句(1分),增强语气,突出强调了在生命的四季里,夏是最壮美和最热烈的(1分)。改为陈述句后没有这种表达效果(1分)。示例二:陈述句好。(1分)陈述句可表达出凝重的语气,与全文的语言风格更吻合(2分)。而反问句的语气过于强烈(1分)。
小题3:(共4分)(1)丰富文章内容,引出下文苦夏的滋味;(2分,意思对即可)(2)与下文苦夏的艰辛形成对比,突出作者的人生感悟。(2分,意思对即可)
小题4:(共4分)(1)(共2分)“这个”指代“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,创作力反而加倍的旺盛”。(2)(共2分)我在承受酷暑的过程中,锻造了自己的性格,获得了加倍旺盛的创作力。(2分,意思对即可)
小题5:(共6分)(1)本文作者喜爱夏季,是因为夏天是苦难的象征,苦难使人们具有承受力,并因承受苦难而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(创造力量),可以使人们获得苦涩、艰辛、悲壮的审美感受。(3分,意对即可)(2)《夏》的作者梁衡喜爱夏天的原因在于夏天热烈、紧张、急促,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,还在于对夏天辛勤劳作的农民的敬意。(3分,意对即可)

小题1:
试题分析:抓住第三段的过渡句“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。惟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,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”,从作者此感慨中即可读出“苦夏”一指“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”,二指“艰难的人生”。
点评:本题不难,文字信息明确,易于阅读理解。一篇文章或一个材料一般有一个统一的话题为中心,在分析讲道理时要围绕这个话题表述,否则论述的语言就没有了说服力。
小题2:
试题分析:了解原句(反问句)与改句(陈述句)的句式特点,再针对此句分析两种句式表达效果的不同,说清理由即可。
点评:本题不难,没有统一答案,说明道理即可。语言的表达时常要借助于语言的形式,不能的形式表达效果有不同,使用适当的句式表达句意,是学生要学习掌握的能力。
小题3:
试题分析:联系下文即可理解,作者这样写是个铺垫,用童年“乐夏”来衬托成年以后人生之夏的“苦”。
点评:本题不难,文中内容清楚明白。一篇文章,前后内容是有联系的,这种联系有的表现在文字语言上,有的是藏于文章内容中,阅读时要注意。
小题4:
试题分析:根据语境,理解作者的创作生活,作者是把这种生活与“夏”联系在一起感叹人生中“苦夏”的滋味。
点评:本题有难度,问题比较深刻,学生的思考能力达不到深度。阅读理解语言含义是最基本的理解能力。这种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多阅读,在阅读在多思考,多分析理解,积累阅读的经验,培养语感。
小题5:
试题分析:从两篇文字中分析,作者喜欢“夏天”,是因为“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,锻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”,而材料中作者喜欢“夏天”,是因为夏天有“收获”。
点评:本题不难,材料内容明确,易于概括。阅读考试中大多有概括要点这类的题目,解答时关键是要仔细的阅读文字,根据要求分析文字信息。概括要点,语言要简练,点明即可。
 
 
展开全文阅读
剩余:2000
这些题目你会做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