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题:
欲知平直,则必准绳;欲知方圆,则必规矩;人主欲自知,则必直士。故天子立辅弼,设师保所以举过也。夫人故不能自知,人主犹其。存亡安危,勿求于外,务在自知。
尧有欲谏之鼓,舜有诽谤之木,汤有司过之士,犹恐不能自知;今贤非尧、舜、汤也,而有掩蔽之道,奚由自知哉?荆成、齐庄不自知而杀,吴王、智伯不自知而亡,败莫大于不自知。
魏文侯燕饮,令诸大夫论己。或言君之智也。至于任座,任座曰:“君不肖君也。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,而以封君之子,是以知君之不肖也。”文侯不说,知于颜色。任座趋而出。次及翟黄,翟黄曰:“君,贤君也。臣闻其主贤者,其臣之言直。今者任座之言直,是以知君之贤也。”文侯喜曰:“可反欤?”翟黄对曰:“奚为不可?臣闻忠臣毕其忠,而不敢远其死。座殆尚在于门。”翟黄往视之,任座在于门,以君令召之。任座入,文侯下阶而迎之,终以座为上客。文侯微翟黄,则几失忠臣矣。
(选自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,有改动)
小题1: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,不正确的一项是
A.汤有司过之士过:过失
B.魏文侯燕饮燕:通“宴”
C.次及翟黄次:依次
D.文侯微翟黄,则几失忠臣矣微:卑微
小题2: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

小题3: 下列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
A.夫故不能自知,人主犹其——人本来就不能了解自身,君主尤其严重
B.文侯不说,知于颜色——魏文侯嘴上不说,但知道任座是给自己颜色看
C.忠臣毕其忠,而不敢远其死——忠臣竭尽他的忠心,却不敢远离君主而获罪死亡
D.终以座为上客——最终把任座待为上等宾客
小题4: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
A.天子设立辅佐自己的大臣,设立负责批评教育的老师,就是用来指出天子的过失的。
B.尧设置了进谏的鼓,舜设立了供人书写批评意见的木牌,可还是担心自己有错不能自知。
C.任座认为魏文侯得到了中山之地没有封给弟弟却封给了自己的儿子,不是贤德的君主。
D.翟黄以为任座直谏得罪了君主,会死在宫门外,出去见他还活着,就把他召进了宫殿。

答案:

我来补答

小题1:D
小题1:A
小题1:B
小题1:D

小题1:(微,如果没有)
小题1:(而,表转折。B一句为介词,表比较,二句为介词,引出动作的对象。C一句为介词“把”,其后省略了“之”;二句为连词,连接状语与中心词。D一句为领属代词,作定语,“他的”;二句为代词,作小主语,“它”。)
小题1:(魏文侯不高兴,从脸色可以看出来。)
小题1:(“翟黄以为任座直谏得罪了君主,会死在宫门外,出去见他还活着”错。“殆”,差不多,可能。文意为:翟黄估计任座可能还在门口。)
附:文言参考译文
想要知道平直,就一定要有水准墨绳;想要知道方圆,就一定要有圆规和矩尺;君主要了解自己,就一定要有耿直之士。所以天子设立辅弼,设置师保,是用来举发天子的过失。人本来就不能了解自身,君主尤其严重。国家和自身的存亡安危,不要到外部寻求,关键在于自知。
尧设置了一面进谏的鼓,舜设立了一根供书写批评自己的木柱,商汤有朱门主管纠错的官员,尚且害怕不能自知,现在的君主,贤明不如尧、舜、汤,却采用遮蔽视听的做法,靠什么来了解自己呢?
楚成王、齐庄王不自知而被杀,吴王、智伯不自知而自杀,所以没有比不自知更大的坏事了。
魏文侯宴饮,让诸位大夫议论自己。有的说君主很聪明。轮到任座,任座说:“您不是贤明的君主。得到中山国,不把它分封给你的弟弟,却分封给你的儿子,从这可以知道您不是贤明的君主。”魏文侯不高兴,怒形于色。任座就赶紧走了出去。按照次序到了翟黄,翟黄说:“您是贤明的君主啊。臣听说君主贤明,他的大臣的言语就直率。现在任座的言语直率,从这可以知道君主您的贤明。”魏文侯高兴地说:“可以让他返回吗?”翟黄回答说:“为什么不可以?臣听说忠臣竭尽他的忠心,却不敢远离君主而获罪死亡,任座可能还在门口。”翟黄出去看,任座在门口,翟黄用君主的命令召进他。任座进入,魏文侯下阶来迎接他,最终把任座待为上等宾客。魏文侯如果没有翟黄,就差点失掉忠臣了。
 
 
展开全文阅读
剩余:2000
这些题目你会做吗?